多个省份以制订细则或口头指导的方式对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债务风险作出部署,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重点帮扶企业注入信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为其融资。金融机构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态度则是在“有保有压”的大前提下,更为小心谨慎。